今天是 最新更新 / 每月学习 / 设为主页 / 管理信息系统 / 用户登录 / 投稿统计/ 总经理信箱 / 客户服务
司机课堂 管理培训 学习交流武汉风情 外语角 党务工会 展板展示 视听频道 每月学习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学习园地 > 武汉风情 >

十年筑巢 昙华林引“汉漂”栖息

时间:2014-05-06 14:40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长江日报 点击:
昙华林位于花园山和螃蟹岬之间,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南抵粮道街,全长约1.2公里。 有着武汉“活的近代史”之称的昙华林曾有过傲人的激情“绽放”:见证武汉开埠,孕育辛亥首义,经历武汉会战,诞生革命火种。

 


 
 
十年筑巢 昙华林引“汉漂”栖息
    去年底,业界翘楚“仲量联行”领衔的武昌古城规划方案结题,未来10年,这个方案将成为包括昙华林在内的古城改造蓝本。日前,美国知名建筑设计大师本杰明·伍德前往昙华林考察,这个主创设计了上海天地、武汉天地的大师,将担纲昙华林新一轮改造设计。
    2004年,昙华林启动改造。十年弹指一挥,再看昙华林,悄然间成为武汉百万大学生拥抱这座城市的首选,武汉市民探求这座城市文化底蕴的开篇。更引人注目的是,这里还成为怀揣创业和艺术等人生梦想的“汉漂”部落的栖息地。
    “汉漂”一族为何钟情于昙华林?他们为昙华林乃至这座城市带来了什么?我们的城市该用怎样的情怀拥抱这群富于激情和创造力的族群。本报连续四期,通过“汉漂”这一有形可见的“再发现”管窥昙华林独特的气质和魅力。
    “武汉再发现”继走进江岸后湖、汉阳王家湾、洪山鲁磨路、东西湖金银湖、吴家山、青山建二等片区后,今日走进武昌昙华林。
    昨日,在昙华林三汉雕塑工作室,王斌全神贯注雕刻着一幅长卷,偶尔跟同伴交谈几句,话语中透出较浓的后鼻音。
    这是个山东小伙,他的20多个同事多半也是外地人,毕业自天南地北的艺术院校:中国美院、山东艺术学院、四川美院、西南师大、燕山大学。
    他们租住附近居民楼,每周休息一日,边工边学,“希望有一天能闯出名堂”。
    拼在北京的外地人被称为“北漂”,王斌他们带着成就一番事业的理想落脚昙华林,成为“汉漂”一族。
    武昌区相关部门粗略估计,昙华林“汉漂”群体约数百人。昙华林已成为“汉漂”们,尤其是文艺“汉漂”们重要的栖息地。
    昙华林1000多米的正街上,有商户近100家。负责昙华林艺术村营运管理的武昌区文旅公司负责人介绍,店铺老板一半是 “汉漂”。
    方圆1.02平方公里内,包括湖北美院昙华林艺术区,常驻100余位艺术家,已有各类艺术创意机构40余家。这些机构内的“汉漂”数量都不算少。
    记者采访中发现,“汉漂”们或是自主开店、设工作室,或是栖居专业机构。
    这一切源于10年前开始的“筑巢”。2004年,武汉斥资2亿余元启动昙华林改造。2006年,昙华林艺术村建设启动,保留原生街巷生活模式,携手辖区内湖北美院等艺术机构,无偿提供场所,引进知名艺术家。
    很快,在初现端倪的昙华林,“汉漂”文青们嗅到令人心动的空气:策展人马宏创办“半亩园”艺术中心,以手绘地图名噪网络的张大水开了“大水的店”,而古街邮局、鲜花饼店等数十家创意门店次第开放。
    昙华林浓郁的文艺气息也引发本地市民,乃至海内外游客的集体“围观”。去年长假期间,昙华林游客人数突破4万人。王斌一到周末就不愿出门,“人多到走不动”,他所在的工作间不得不半掩门户婉拒游人。
    更多“汉漂”的热情由此激发。近两年,正街上的门店数量翻了一番,而记者从武昌文旅公司得到的消息是,仍有无数怀揣创业与艺术梦想的“汉漂”正在排队等待进驻。
 
没到昙华林,别自称文青
    出螃蟹岬地铁站,沿湖北中医院凤凰门诊部右拐,就到了昙华林。这个地处花园山北麓和螃蟹岬之间的老街巷,石板铺路,全长仅1220米,它阅尽沧桑,却又清新动人。
    连日来,昙华林第一轮改造的推动参与者刘翔,带着记者数次踏访,体味这个古老街巷迸发出的时尚魅力。
    在这个“专业导游”指引下,一部“活”的近代史书徐徐展开。名士旧居怀抱创意小店,宁静教堂相伴朗朗书声,古老与潮流、中华与西方,在这里杂处交融和谐共生。

    一所大学与一条街相互滋养
    近日,荷兰设计展、全国九城艺术联展(武汉站)相继在湖北美术学院昙华林校区展出。去年第二届武汉设计双年展在美院昙华林校区举办后,这里已成为一个公共艺术空间,校门旁的宣传栏上每隔几天就要换一张艺术展海报。
    “不到昙华林,你就不配叫文青。”到昙华林看展览,也成为了文青、小资们值得炫耀的一件事。
    在美院设计系副主任袁小山的眼里,昙华林滋养了美院,美院也滋养了昙华林。美院搬迁藏龙岛后,袁小山的工作室还留在老校区,除了上课外,他成天泡在工作室,“喜欢这里的历史和艺术积淀,希望哪一天美院能搬回昙华林。”
    在袁小山工作室这栋楼不远处,是著名艺术家周韶华的工作室,而一楼正是中国画学院派代表邵声朗的工作室,目前,这栋旧教学楼的二至五楼都是美院教师的工作室。“后面教学楼的更多,加起来有近百个工作室。”
    “当年,昙华林街头满眼是背画板的大学生,昙华林因为有了这群学生,更显艺术味十足。”昙华林一位原住民话语间对美院的搬走仍有些许怀念。

    百万大学生眼中的“最武汉”
    “没去过昙华林?你OUT了!”这是大学生们在网上流传的一句话。不知从何时开始,昙华林已成为武汉百万大学生心中的“最武汉”。
    早上,在半亩园看一场前卫的艺术展;漫步古街,尝一口徐刀刀酥软的鲜花饼;午后,坐在融园的外廊上喝一杯苦咖啡。昙华林,就是如此时尚和优雅的去处。
    “大水的店”是小清新们爱去的地方。店里有很多怀旧的物品,旧开水瓶、老相机,泛黄的连环画,还有店主张大水手绘的武汉高校地图。华师大二的赵同学手里把玩着一个个老物件,眼里又盯上了新颖别致的手工作品。出门后,包包里装满了淘来的小手工,乐不可支。
    瑞典教区是一处北欧风情建筑群,它依山而建,格局灵活,环境幽雅。
    走进咖啡厅点上一杯咖啡,一坐半天,老板从来不会含沙射影地催赶。半亩园美术馆一楼,用书架围成了一个个空间,有人独自品茶,静静地看时光流走;也有三五知己轻声地聊天,生怕惊忧了宅在角落的“书虫”。
    古街邮局是大多数情侣们的最爱。双方写下对爱的期许,投递到邮筒中,期待若干年后复回昙华林,还能感受到如今这份浓浓的爱意。

    深入骨子里的慢生活
    翁守谦故居内的肖兰刺绣馆,几名绣娘正埋头走线。
    “汉绣必须心要静,浮躁的人根本坐不下来。”肖兰介绍,昙华林引进了10多家汉绣艺社,不少大学生和都市白领慕名拜师学艺,肖兰超过百人的学员中,还有外国留学生和男绣娘。有的人来学汉绣,是为了平复内心,找寻一份宁静。
    瑞典教区内的“罗克慢递”是一家咖啡馆,小阁楼上,齐峰端了一杯咖啡,慢慢地嘬着,与两位久居昙华林的老街坊聊天,怡然自得。他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却是头一次来昙华林。在外地工作的他,听到越来越多的朋友提起昙华林。“这里非常好,很文艺有创意,有味道”。
    慢,深入进了昙华林的骨子里。每一个到昙华林的人,不自觉就会放慢行进的脚步,感受这份闲暇时光给心灵带来的静逸与洗礼。
    网友“蝎子”有一段描述:“沿着石板路走在昙华林的古街上,涂鸦墙像胶片一样慢慢展开,再熟悉不过的老式楼房,居民口中的地道方言,直白、生硬的武汉话,竟能唤起内心深处最原始的归属感。然后再也不想离开。”
    岁月静好,树影悠长。一晃已近黄昏,贪恋时光的人们,开始三三两两走向地铁站,行走间憧憬着下一次的邂逅。

    昙华林:武汉“活的近代史”
    昙华林位于花园山和螃蟹岬之间,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南抵粮道街,全长约1.2公里。
    有着武汉“活的近代史”之称的昙华林曾有过傲人的激情“绽放”:见证武汉开埠,孕育辛亥首义,经历武汉会战,诞生革命火种。1860年汉口开埠到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西方传教士在这里传教、办学、兴医,弹丸之地的昙华林开全国风气之先,诞生了第一所图书馆、第一所私立大学、第一支童子军。也流传着一个个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此创办湖北工艺学堂、东路高等小学堂;吴禄贞撒播反清火种,刘静庵集结首义力量,陈独秀演说革命,董必武组建党团,贺龙整训队伍,郭沫若宣传抗战。一个个精彩如惊鸿般绚烂,其命运与大武汉,乃至中华气运紧密相连。

    昙华林名称由来
    昙华林,又名“昙花林”。
    一说此处多小型庭院,居者多善植昙花。“花”与“华”在古代通用,人们就以花名为街名。
    一说此街人家多喜种花,花开之时,置坛于户外,一年四季一坛一花,坛坛花花,蔚然成林。“昙”音同“坛”,音讹而流传至今。
    1938年,郭沫若在《洪波曲》里推断昙花林是佛教建筑。华中师大教授严昌洪在《湖北文征》中找到出处:清同治三年刘溱《重游昙花林小记》记载,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