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最新更新 / 每月学习 / 设为主页 / 管理信息系统 / 用户登录 / 投稿统计/ 总经理信箱 / 客户服务
专题报道 拾金不昧 助人为乐 见义勇为
返回首页

串起城市接力敬老的流动风景

时间:2012-05-04 16:00来源:楚天都市报 作者:楚天都市报 点击:
扶助白首,躬身潜行。十多天来,的哥张国贤义载老人两年的善举,温暖了很多人的内心。“敬老尊贤,劳而不怨。温暖他人,快乐自己。”人们感佩于张国贤的朴质和纯粹,更欣慰于“一花引来万花开”的爱心聚集


图为:敬老车队给的士贴上统一标识

    春晖寸草,绽红泻绿。
    那辆车牌号为“鄂AXM531”的黄色凯旋的士,再次汇入到江城滚滚车流中时,已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首尾相连,爱心引路。从一台的士的默然坚守,到百台的士驰骋上街,一个迅速成立的“敬老车队”,正成为这座城市流动的风景。
    扶助白首,躬身潜行。十多天来,的哥张国贤义载老人两年的善举,温暖了很多人的内心。“敬老尊贤,劳而不怨。温暖他人,快乐自己。”人们感佩于张国贤的朴质和纯粹,更欣慰于“一花引来万花开”的爱心聚集。
    温情与力量,由是在更大场域内被激扬,被传递。

    一个个读者打来的赞许电话,让一个人的坚守,在无数交集中显出厚重

    最开始的路,是张国贤一个人走下来的。
    打过零工,开过货车,又当了10多年代班司机后,张国贤和妻子刘艳翠,在武汉市大通出租车公司,开始了人生的又一段拼搏旅程。
    岁月磨砺,创业维艰。和江城其他15336辆出租车一样,“鄂AXM531”维系的也是一个家庭的生计。
    对张国贤而言,出车所得,更大的紧要性还在于:他们一家三口,至今住在一间4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里。金钱,不可谓不重要。
    然而,义利相权,他选择了舍小利,取大义。“开了10多年出租车,走街串巷,老年人这个群体,给我的感触最多。”张国贤这样解释一段因由:85岁的老母亲陈莲桂很早就双目失明,邻居、朋友关心照顾之外,他所住的社区,经常派人与母亲谈心,扶老人晒太阳,做运动,甚至洗澡、洗发……
    张国贤的想法很纯粹:别人对老母亲这么关爱,自己也应该努力去帮助别人。于是,便有了那张贴在车里的提示标语。
    起初,标语用A4纸打印,贴于仪表台上,后来,张国贤又专门请印刷店做了一张彩色标牌,醒目贴于副驾上。
    牌子从小到大,几番更换,不改的,是以个人意愿立下的承诺:“75岁以上老人乘坐本车免费,有人陪同,车费减半,癌症病人车费全免。”
    两年来,雪虐风饕,酷暑煎熬,车轮滚滚中,数百位需要帮助的人,搭乘这辆出租车,免费到达目的地。开车的人,大概少赚了几千元,然而他并不在意,“钱少赚点,但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心里也很踏实。”
    直到乘客万先生留心记下了车牌号,直到更多的读者从报纸上认出“那个笑容憨厚、不收钱的热心的哥”,一直潜藏在幕后的张国贤,才被迫“浮出水面”。
    令人难忘的,是张国贤的那份坦然。他说,免费搭上老人,只是日常出车的小插曲,他只想让自然的事,自然做下去。那些送过的老年人,无须知道他是谁。

    一个个纷至沓来的自愿申请,记录下一个窗口团队,聚力助老的美好意愿

    “岗位虽小,也是城市的一扇窗口。”这是张国贤内心对自己的一份期许。
    奔波于三镇街头,乘客的一句称赞,总让张国贤高兴。他觉得,的士司机的一己付出,能对武汉出租车窗口形象有点小小贡献,终归欣慰。
    前不久,一名来汉旅游的上海游客,看到“爱心车贴”后,接连拍下数十张照片,一路称赞。张国贤和同事,提起此事,会心笑了。
    口碑,不是无缘无故地得来的。
    老年人容易健忘,加上身体原因,易被拒载。“谁不会有老的那一天呢,将心比心,对老人好一点,哪怕只是多一句问候,少收一分钱,都能让他们感到温暖。”他说。
    为此,张国贤定下一个雷打不动的规矩:不管是他和妻子开车,还是代班司机开车,鄂AXM531车的敬老承诺永久有效。为了不致于让代班司机背上负担,他约定,对方可凭车票向他报销免去的车费。
    做好事,但不让做好事成为负担。这一切,需要超然物外的名利观。最多时,张国贤一天免费接送了四次老人。他轻描淡写:“认识就是缘分,碰到了,免费带,上下车时扶一把;碰不到,照常做生意。”
    他不会刻意在福利院、医院等高龄乘客和癌症患者集中的路段跑,即便是媒体跟踪报道后,他也如往常一样出车。
    车厢在流动,温馨不曾变。坚持,让时间堆积出如山一般的重量,也让张国贤的举动,在利来利往的熙攘中,显出一份难能的可贵。
    80岁的张爹爹看到张国贤的事迹,想起自己曾被拒载的经历,感慨万千。他说,张国贤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方便别人,社会需要更多的“张师傅”。
    大通出租车公司其他的哥说,虽然他们也免费搭载过老人和一些急诊病人,但像张国贤那样专门贴牌为老人服务,做得这么细致,坚持这么久,不容易。
    善举引发共振,效应悄然显现。一串接力敬老的浪潮,因张国贤而触发荡起。
    4月24日,大通公司20名的哥的姐,自发成立武汉首个“敬老车组”,此后又有70名的哥的姐踊跃报名,加入到爱心敬老的行列中来。
    让人欣喜的是,这个队伍的人数没有上限,仍有的哥的姐在申请自愿加入……
    大通公司营运科科长张义华说,允诺必信,为了保持队伍的纯洁性,公司将建立完整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以真正体现对老年人的关爱。

    从一台的士,到百台敬老的士,向善的种子迅速播下,城市因一场爱心接力而生色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生命演变的自然规律,决定了每个人都有走向衰老的一天。敬老爱老,因此谓之“百善之先”。
    舆论曾痛心疾首:老人倒地,无人敢扶;寡居老人,孤寂终矣。放眼武汉,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132万人,每六个市民中即有一个老人。
    一个加速而至的老龄社会,从未如此迫切地需要我们将敬老意识,转化为助老帮老的实际行动。
    4月22日,本报率先报道张国贤敬老助老的爱心事迹后,新华社、人民网等全国上百家媒体(网站)纷纷转载,《中国青年报》评论称赞张国贤“以其感悟与行动,主动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武汉市客管处处长唐汇明评价,张国贤“用一块小提示牌竖起传统美德的大主题,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现了人生的大情怀、大境界”。
    武汉市老龄委办公室主任谢江虹感慨地说,张国贤以己之长,尽己所能,不求回报,带动一个爱心团队,体现了时代精神、志愿服务精神和尊老敬老的精神。
    4月24日,武汉市客管处、出租汽车暨汽车租赁协会、客运出租汽车工会联合会联合发文,号召全市3万名的哥的姐学习张国贤。
    4月26日,武汉市老龄办,联合12家单位联合发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倡议书》,倡导人人做好爱心使者,让尊老敬老的文明之风传遍江城。
    ……
    短短两周内,一个发掘于春天的温暖故事,生动丰富了武汉精神的内涵。
    张国贤,并未因突起的喧嚣和急至的美誉,改变什么。昨日,站在雨水初歇的爱心的士发车现场,他如常掏出抹布,围着“鄂AXM531”擦了两圈,“10多天时间,从一台车,到113台车,真没想到敬老车队发展得这么快,我打心眼里高兴。”
    已到知命之年的“敬老车队”队长袁虎,在现场掷地有声:“我们不会昙花一现,敬老爱老不是作秀,人家说我们做不长,但我们觉得会越做越大,因为这是我们内心愿意去做的事情。我们会以点带面,帮助到更多的老年人。”
    与春天同步,向着美好启程。颗颗敬老向善的种子迅速播下,一座城市因一场爱心接力,熠熠生辉。

一路有爱 铸就城市精神路标

    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评论员 肖杨

    一位土耳其诗人说,人的一生有两样东西不会忘怀,一是母亲的面孔,一是城市的面孔。城市的面孔,不在于它的楼有多高,路有多宽,而在于生活其中的人赋予城市的“精气神”。“敬老的哥”张国贤,靠着辆出租车讨生活。在他看来,帮扶一下老年人,只是顺手为之。的确,他所做的,不是壮举,平常如一饭一蔬,但日复一日,无声向社会传递着尊老敬老和乐于助人的美德,展示武汉的温情与暖意,是城市精神的最好素描。
    一个人善意的微笑,是一个人的表情;千百人一起微笑,就是一座城市的表情。前有“敬老的哥”,今有“敬老车队”……张国贤一花引发满城春,一个个善举竞相叠加,正以窗口效应、群体效应提升着城市公共文明,无数个闪烁着质朴光彩的凡人小事,终将凝聚升华为城市精神中特有的风采神韵。
    这就是我们盛赞“敬老的哥”的意义所在。城市精神不是宏大叙事,而是根植于日常生活,见之于一举一动;每一次普通的善举,都是构筑道德大厦的基石;每一次普通的善举,都是震撼心灵的道德冲击波。在波连浪接中,爱与善相互传递,集腋成裘。从“敬老的哥”到“敬老车组”再到“敬老车队”,可以清晰地看到城市精神的蓬勃生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普通人身上薪火相传。
    我们倡导城市精神,不在于为城市贴金,而是一种指引。人的文明素养与精神境界,直接关乎一城冷暖,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品质与风貌。毫不夸张地说,生活于斯的人们,把多少品质、善念融入这座城市,这座城市就会拥有多少魅力。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