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最新更新 / 每月学习 / 设为主页 / 管理信息系统 / 用户登录 / 投稿统计/ 总经理信箱 / 客户服务
司机课堂 管理培训 学习交流武汉风情 外语角 党务工会 展板展示 视听频道 每月学习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学习园地 > 武汉风情 >

“十一五”影像对比看变化

时间:2011-02-12 10:41来源:武汉晚报 作者:武汉晚报 点击:

  “十一五”辉煌收官,“十二五”拉开序幕。

  回首往昔,改变就在不经意中一点点发生,就像婴幼儿的成长,每天不觉得有变化,但隔了几个月再对比以前的照片,都会由衷感叹“孩子真的长大了”。

  城市也是这样,它在一天天成长,壮实,美丽。今天,我们选发这一组图片,通过城市新地标的近照和老照片对比,看看大武汉的神奇变化吧。

  是我们改变了这世界,是武汉人的智慧和勤劳让武汉越来越美丽,而越来越有魅力的武汉也滋养着她的每个儿女。

今年元月8日的武汉大道徐东高架。记者詹松 摄


 
武汉大道,2010年5月,改造前的徐东大街。

记者詹松 摄

  今年1月,武汉大道徐东大街段投入运行,从徐东到梨园驾车仅需三四分钟。年内,全长43.9公里的武汉大道将全部竣工,从武昌水果湖驾车到天河机场45分钟可达。

  武汉大道由市区道路、三环线和机场高速三段组成,其中武昌双湖桥至三环线三金潭立交的市区道路长18.3公里,除双湖桥至岳家嘴段为地面式,岳家嘴至三金潭段全部在原有道路基础上进行高架,远远望去,武汉大道像是在市区中游走的一条巨龙。

  建成后,武汉大道两侧将成为集郊野风光、森林廊道、都市景观、楚风湖韵特色绿化景观于一体的立体绿色“画廊”,绿化景观以法桐、樟树、栾树、银杏等为主,辅以道路两侧建筑物的立体绿化和沿线单位的庭院绿化,将沿线约50个绿化景观节点串成江城最靓丽的“迎宾大道”。

  (记者陈勇)

  永清街

永清街曾经的历史建筑。(资料图片)


 
前日,永清街的武汉天地商铺前人流如织。记者詹松 摄

  江岸区永清街东临长江,南至山海关路,面积0.75平方公里,是汉口原租界风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末至1937年前,永清地区为日本在汉租界所在地。抗日战争时期,为武汉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中心,至今仍保留着以刘家琪、张自忠、郝梦龄等抗日将领名字命名的道路。

  1992年,我市以长江二桥建设工程为契机,拉开了永清地区旧城改造和城市发展序幕。永清片区旧城改造也是武汉市迄今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项目。

  永清街在“十一五”期间,由香港瑞安集团开发了占地61万平方米的“武汉天地”项目。“武汉天地”参照包括上海新天地在内的上海卢湾区太平桥地区重建项目的发展模式,保留了武汉风情风貌与历史文化,同时更融合时尚元素和现代化设施,使之成为引领时尚的居住、工作、文化及娱乐休闲区。(记者陈勇)

  青山棚户区

2007年,改造前的青山棚户区。记者詹松 摄

前日,青宜居小区居民在小区内活动。记者詹松 摄

  上世纪50年代,为建设武钢、青山热电厂等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大批工人集聚青山,并搭建了大量简易棚户住宅,常住人口达4万余人。这里聚集着大量困难群众,住宅房屋质量差,户均面积小,配套不全,当地居民热切期盼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2007年4月,青山老工业区棚户区改造工程正式启动。2008年、2009年,市政府连续两年将棚户区改造工程列入为民办理的10件实事之一,加大青山对老工业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实施力度。

  2009年7月22日,棚户首批安置小区——临江港湾交付使用,2286户棚户居民陆续住进新房;去年9月,青山区第二批安置房——青宜居小区建成,5579套安置房交付使用。同时,新建小区配套建设的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站、社区服务中心、中小学、公共厕所等公益性社会设施项目达5.6万平方米,总投资达54亿元。

  最近4年里,青山区13709户棚户居民中,低收入困难家庭达8100户,其中7865户居民搬进新居。棚户区改造取得阶段性成绩,完成任务过半。

  (记者柯美学 通讯员莫难)

  大智路口


 
2006年的大智路。记者詹松 摄

长江隧道通车后车来车往。记者詹松 摄

  2008年,武汉人盼了多年的过江隧道成为了现实。百年老街大智路见证了汉口老城区的沧桑巨变。

  大智路位于汉口中心城区,南起中山大道天津路口,北抵京汉大道球场街口,全长500余米。1905年由张之洞提议在附近修建了大智门火车站,因而得名,那时的大智路只是一条狭小的土石路。

  解放后,大智路从土石路变成了柏油马路,后来又改造成了宽阔的水泥路。路宽了,人多了,沿线商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七八十年代,老通城酒店的豆皮闻名全国;90年代初,电影《来来往往》让大智路边的吉庆街大排档一炮走红;90年代末,路口新建华中通讯广场和武汉数码港成了湖北省乃至华中地区的手机通讯产品批发集散地。

  21世纪,武汉的交通改善,工程陆续上马,大智路被规划为武汉长江过江隧道的北岸主出入口。该隧道位于武汉长江大桥和长江二桥之间,全长3.6公里,双线4车道。工程于2004年11月破土动工,2008年12月28日试通车,是中国第一条开建、最先贯通的长江公路隧道,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隧”。(记者陈勇)

  汉口北

改造前的汉口北。(资料图片)

汉口北中国家俱CBD内人气很旺。记者詹松 摄

  汉口北东起武汉市黄陂区武湖农场、西至天河国际机场高速公路,原本只是黄陂滠口的普通农田。

  2006年11月,全国人大代表叶青、湖北省人大常委赵晓勇等专家认为,汉口北区域位于天河机场、横店铁路编组站、阳逻深水港等3大物流通道合围之中,最适合发展商贸物流市场集群。

  随后,沿着十余公里的汉口北大道,黄陂区规划出2.4万亩土地,定向投资380亿,建设集小商品、农贸城、家具、建材、汽车及零配件、金属材料、农机、医药、石化和电子等十大专业市场。

  一时间,本地的、广东的、上海的甚至香港的投资商纷至沓来,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湖北汉口四季美农贸城、中国家俱CBD、五洲建材城、纵横汽车大世界、中国长江金属交易中心等专业市场先后拔地而起。去年底,为期8天的首届“中国汉口北商品交易会”吸引了20余万人次到场购物逛展,成交额达65亿元,俨然已成武汉北部的“汉正街”。

  今年,轨道一号线的汉口北延长线将动工建设,预计2014年即可通车,届时,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将与中心城区无缝对接、融为一体。

  (记者胡继权)

  武汉火车站


 
改造前的杨春湖畔。(资料图片)


 
前日的武汉火车站外景。记者詹松 摄

  武汉站地处洪山区杨春湖畔,紧邻武汉三环线。总建筑量为33.2万平方米,其中客用站房10.7万平方米,总高为59.3米,主拱最大跨度为116米。武汉站总平面形状像一只飞鸟,车站大屋顶九片屋檐同心排列象征着武汉九省通衢的重要地理位置,同时突出了武汉沟通全国辐射周边的重要交通地位。

  2006年9月28日,在杨春湖畔,我市建设者们开始在洪山区和平街的一片菜地上打造一座现代化的高铁车站,作为京广客运专线武广段始发站的武汉站正式开工建设。2009年12月26日,武汉站与武广高铁同时投入运营。自此,全球首条里程最长、时速最高的铁路诞生。这不仅宣布高铁时代的来临,也标志着中国铁路开始步入世界铁路先进行列。

  (记者许小明 实习生杨晓天)
 
 

详情请看:http://cjmp.cnhan.com/whcb/html/2011-02/12/content_4756377.htm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推荐内容